“华师青年,教育强国当有为!”
10月11日上午
校党委书记王斌伟
在华师汕尾校区滨海校园
以“传承优良传统 勇担时代使命
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青春力量”为题
为华师学子开讲思政第一课
10月11日上午,校党委书记王斌伟在汕尾校区滨海校园教学楼南307课室,以“传承优良传统 勇担时代使命 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青春力量”为题,开讲2023年秋季学期思政第一课,引导学生结合人生志向、价值取向、成长方向,深入思考和回答“强国建设,教育何为”“教育强国,高校何为”“华师发展,校区何为”“时代使命,青年何为”。60余名师生代表到场听课。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勇立时代潮头 践行教育强国
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
强国建设,教育何为
课堂上,王斌伟从“党的二十大对强国建设的部署” “强国必先强教”“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高校如何服务强国建设”四点出发,带领同学们共同思考在现阶段的时代背景下“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答案。
王斌伟指出,站在时代潮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棋局。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分两步走”总的战略安排和五项重大原则把握,并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单独列章阐述,将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整体谋划。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纵观16世纪以来世界发展历史,世界大国的兴衰,科技和人才总是向发展势头好、文明程度高、创新最活跃的地方集聚。王斌伟表示,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是高等教育支撑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尤其是“双一流”建设高校,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生命线”,更加突出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导向,将自身发展的“小逻辑”融入强国建设的“大逻辑”。
立足自身
继往开来
华师应肩负使命
助推教育强国宏伟蓝图
教育强国,华师何为
王斌伟表示,华师作为一所教师教育优势特色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协同互动的关键衔接点。当前,学校拥有一校三区协调发展、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综合发展态势良好、未来发展思路清晰的优势,在推动教育强国的建设中,应主动担当高等教育“龙头”重任,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切实认清基础教育“基点”需求,全面提高服务基础教育能力;把握教育强国建设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助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以华师实践书写好“教育强国,华师何为”的发展答卷。
汕尾校区滨海校园
作为华师建设重要组成部分
须不忘初心使命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华师发展,校区何为
顺势而为,革新求变。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华师人秉持草棚办学的艰苦奋斗精神,开创“村委会里办大学”的独特历史,历时5个月,在“红色圣地”汕尾市的蚝田鱼塘上,办起粤东西北首个国家“双一流”、“211”大学。2021年9月12日,汕尾校区迎来首批新生,华师速度、华师担当在其中尽得彰显。
王斌伟指出,学校以广州校区为主体、佛山校区和汕尾校区为两翼,形成三校区“一体两翼”新格局。广州校区的定位是“师范性、研究型、综合性”,佛山校区的定位是“新工科、国际化、新商科”,汕尾校区的定位是“交叉性、应用型、新师范”。汕尾校区是学校“一体两翼”办学格局的重要一翼,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王斌伟强调,学校要坚持“三个一定”“三个优先”以支持保障汕尾校区建设,推动校区发展。同时,他从校区规划、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及师资建设四个方面,介绍了汕尾校区最新办学进展。办校短短两年间,汕尾校区已递出学科竞赛屡获佳绩、校园活动精彩纷呈的优异答卷。
对于汕尾校区未来的发展,王斌伟表示要明确校区的未来定位,加强校区内涵建设,切实做到立足汕尾、服务粤东、面向闽赣、辐射全国。他指出,同学们都是汕尾校区滨海校园的开拓者、见证者、建设者,无时无刻不在参与并改变着华南师范大学这个最年轻的校区。
华师青年学子
肩负新时代光荣使命
赓续华师精神
勇做时代先锋
时代使命,青年何为
课堂上气氛活跃
学生积极思考 踊跃提问
书记热情答疑 耐心解惑
师生互动,热情高涨
来自材料与新能源学院的2021级本科生詹晓丽立足于科技创新的现况,就产生“新思想”的基础研究和落实“已有思想”的应用研究,提出了二者地位偏重的问题。
王斌伟表示,两类研究殊途同归,所有的研究都会回到社会实践之中,更应重视的是如何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对此,他提出三个步骤:一是学习,不断阅读文献;二是兴趣,在文献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三是要重视实践作用,把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紧密结合起来,最终为社会发展服务。汕尾校区管委会学工办主任、行知书院副院长唐小煜也从研究应结合国家、产业需求角度对该问题进行解读。
基础教育学院2022级小学教育专业刘苏栩和材料与新能源学院2021级本科生陈梓林分别从校园文化、资源共享等方面提出,如何让年轻的滨海校园更好地融入华师文化,推动各校区增进交流?王斌伟指出,校区之间沟通互动大有可为,一方面本部创业学院可考虑在汕尾校区设立分点,进一步带动校区师生创新创业,另一方面各校区间要形成定期沟通交流机制。此外,汕尾校区也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科研成果和项目资源,邀请其他校区师生一起参与研究指导,形成合力、增进合作。
思政第一课后
同学们受益良多
也更加明确自身责任
与前进方向
学有所得,分享收获
此外
王斌伟还在汕尾校区调研
通过座谈、走访、听课和检查等多种方式
了解校区发展最新情况
并指导校区建设办学发展
汕尾校区是重要增长极
在汕尾校区,王斌伟开展了工作调研,召开新进教师座谈会、走访人才周转房、旁听课堂教学、检查食堂餐饮服务、指导校园绿化建设,并参观“朝乾夕惕·功不唐捐——汕尾校区办学2周年专题展览”,听取一期环境与基础建设功能完善项目建设进展汇报。
在汕尾校区新进教师座谈会上,王斌伟与教师代表亲切交流工作生活体会。王斌伟指出,汕尾校区是学校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对于学校实现“一体两翼”协调发展新格局不可或缺,学校将认真研究解决教师代表提出的意见和问题,从教学科研条件、后勤生活保障、个人发展需求等方面支持教师全面发展。汕尾校区教师要增强信心,相信自己大有可为、大有作为;要提升自我,与校区同进步、共成长;要成就华师,助力学校整体竞争力提升。
在走访人才周转房时,王斌伟指出,汕尾校区人才周转房充分体现汕尾市和学校对汕尾校区人才住房保障的关心重视,汕尾校区要做好人才周转房使用管理,营造华师大家庭温馨氛围,同时加强人才引进住房政策宣传,彰显学校“引才、惜才、留才、用才”的态度和力度。
王斌伟充分肯定汕尾校区建设办学成效,要求汕尾校区管委会在“边建设、边办学”实际情况下,尽最大可能改善师生学习生活和教学科研条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谋划跨校园间交流,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和办学水平,推动汕尾校区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未来
全体华师青年继续
传承优良传统 勇担时代使命
赓续华师精神 争做时代先锋
为建设教育强国
校史故事
倒计时 24天
校歌更迭:时代脉搏和历史回音
华南师大前身勷勤大学师范学院创建至今,先后使用过四首校歌。1933年建校之初,林砺儒校长创作了第一首校歌,尽显意气风发、求学问道的大学气象;1939年战火纷飞,师生背井离乡,林砺儒写下第二首校歌,奏响复兴民族,跻进大同的时代强音;1941年林砺儒受到反动政府压迫而被免职,全校师生纷纷请愿,深受感动的林砺儒提笔写下第三首校歌。1991年华师40周年校庆前夕,由时任校党委书记黄家驹作词、音乐系雷雨声教授谱曲的校歌正式公布并沿用至今。校歌更迭见证华师成长,记载华师人坚守的教育初心。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90周年校庆,是学校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回望发展历程、凝练华师精神、展现办学成就、汇聚各方力量的重要契机。在这个重要时刻,我们面向广大华师友人启动“90元庆90年”捐赠项目和持续推进“文博中心建设”捐赠项目,汇聚点滴爱心,传递爱校情谊,共襄校庆盛举。
点击下方小程序
可选购最新华师文创
采写丨陈静 朱小丹 李丹 施怡静
余佳治 李晓彤 程佳昌 谢源 谢彦艺
图片丨吴建国 李碥 林莉
校史故事丨陈素妍 林东秀 潘小丹 郑淇匀
执行编辑丨谢源
责任编辑丨卢嘉裕 吴建国 陈婧 李碥
终审丨陈正宏
标星晚安华师
可以第一时间
了解华师最新资讯